• 首 页
  • 中心介绍
    • 机构简介
    • 主任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黑龙江省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寒地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黑土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管理系统
      • 综合办公室(含党委办公室)
      • 科研计划处
      • 人事教育处
      • 财务管理处
    • 支撑系统
      • 《土壤与作物》期刊编辑部
    • 野外平台
      • 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海伦黑土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站
  • 人才建设
    • 院士
      • 院士
      • 双聘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院级人才
      • 关键技术人才及技术支撑人才
      • 区域发展青年学者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兴土人才
      •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
      • 成果转化类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特别研究助理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博士后
      • 中科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 中科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 科研成果
    • 概要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简章
      • 博土招生目录
      • 硕土招生简章
      • 硕土招生目录
      • 硕土推免生及直博生公告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 导师介绍
      • 博士导师
      • 硕士导师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图片/视频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
  • 新闻动态
    • 重要新闻
    • 科研动态
    • 精选论文
    • 综合新闻
    • 党群工作
    • 传媒扫描
    • 合作交流
  • 其他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招聘启事
    • 联系我们
  • 专栏
    • 学术期刊
    •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 文献资源
    • 数据中心
      •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黑土与湿地分中心
      • 东北亚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
  • 专题
    • “黑土良仓”科技会战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 二十大学习
    • 建党百年
    • 抗击新冠病毒
    • 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60周年所庆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十九大专题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
    • 热烈庆祝东北地理所成立50周年
    • 自力更生?抗震救灾
    • 创建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研究所宣传专栏
    • 创先争优
    • 一三五专栏
    • 东北地区抗洪救灾专题数据集
    • 群众路线主题实践活动
    • 深切缅怀刘兴土院士
  • 规章制度
    • 机构管理
    • 科研活动管理
    • 人事教育管理
    • 综合管理
  •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东北地理所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东北地理所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中心介绍
    • 机构简介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现拥有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现任领导
      • 李向楠

        副所长、农业技术中心主任

      • 刘俊杰

        农业技术中心副主任

      • 邹文秀

        农业技术中心副主任

      主任致辞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简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农业技术中心)前身为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2002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我们希望与长期以来关注...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黑龙江省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寒地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黑土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管理系统
      • 综合办公室(含党委办公室)
      • 科研计划处
      • 人事教育处
      • 财务管理处
      支撑系统
      • 《土壤与作物》期刊编辑部
      野外平台
      • 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海伦黑土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站
      • 黑龙江省呼玛寒温带植物种质资源保育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人才建设
    • 概况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农业技术中心现有各类职工130余人,65%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包括国家杰青1人、中国科学院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1人、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
      • 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院级人才
      • 兴土人才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特别研究助理
      • 博士后
  • 科研成果
    • 概要
      农业技术中心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形成了基于地表系统过程的农业生态学自主创新体系。在大豆分子育种方面,首次克隆了控制大豆开花期的最大位点基因E1以及控制大豆长青春期性状的经典基因J ,揭示大豆光周期反应的本质,阐明了大豆适应高纬度与低纬度的不同分子机理。发表SCI学术论文337篇,发表CSCD学术论文456篇,其中在Science 、 Nature Genetics 、 PNAS 、 Plant Cell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中国粮食需求解决途径与挑战、大豆光周期调控开花研究、水稻抽穗期和抗逆基因功能解析等成果。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东北地理所是1978年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生态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 导师介绍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简章
      • 博土招生目录
      • 硕土招生简章
      • 硕土招生目录
      • 硕土推免生及直博生公告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农业技术中心举办“认知黑土、爱护生物、守护大粮仓”科普宣传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办中科院第四届科学节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行中科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 东北地理所开展公众科学日“走进实验室”科普主题活动
      • 东北地理所科研人员为长春市中小学生做科普报告
      • 东北地理所举办“地球一小时”科普活动
      科普文章
      • 【科学大院】如何保护黑土?有一个“偷懒”的办法
      • 【科普中国】守护中国大粮仓:科学用养黑土地是关键
      • 【科学大院】黑土保卫战: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 【科学大院】要唠生物多样性,土壤可就不困了啊
      • 甲虫的硬壳是怎么来的?
      • 【中科院之声】森林健康可评估 多源遥感显神通
      科普图片/视频
      • 一粟一天堂
      • 一花一世界
  • 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相关规定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年度报告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信息公开工作2023年度报告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信息公开工作2022年度报告

      组织机构

      • 工作机构
      • 监督机构
      主动公开

      基本信息

      • 单位概况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发展规划

      规章制度

      • 机构管理
      • 科研活动管理
      • 人事教育管理
      • 综合管理

      科学研究

      • 研究成果

      财政经费

      • 预算决算

      人事人才

      • 人才队伍
      • 招生与培养
      • 人才招聘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院地合作

      科学传播

      • 科普资源

      年度统计与出版物

      • 出版物
  • 首 页
  • 中心介绍
    • 机构简介
    • 主任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黑龙江省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寒地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黑土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管理系统
      • 综合办公室(含党委办公室)
      • 科研计划处
      • 人事教育处
      • 财务管理处
    • 支撑系统
      • 服务中心
      • 《土壤与作物》期刊编辑部
    • 野外平台
      • 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海伦黑土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站
  • 人才建设
    • 院士
      • 院士
      • 双聘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院级人才
      • 关键技术人才及技术支撑人才
      • 区域发展青年学者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兴土人才
      •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
      • 成果转化类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特别研究助理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博士后
      • 中科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 中科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 科研成果
    • 概要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简章
      • 博土招生目录
      • 硕土招生简章
      • 硕土招生目录
      • 硕土推免生及直博生公告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 导师介绍
      • 博士导师
      • 硕士导师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图片/视频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
  1.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传媒扫描
传媒扫描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摸清土壤“家底” 夯实大国粮仓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  发布时间:2024-12-31   |  【 大  中  小 】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开展过两次全国土壤普查。2022年,我国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工作,计划用4年时间,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土壤开展一次“全面体检”。按照部署,当前已进入攻坚的关键阶段。

“此次土壤普查成果将为土壤的科学分类、改良培肥、规划利用、保护管理和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耕地红线的需要。”省土壤普查办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韩晓增介绍,土壤普查分为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成果编制与汇总三个环节。其中,外业调查是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规范、精准、严谨的采样决定了普查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截至11月,全省124个县(市、区)已完成全部表层样点和典型剖面样点采样任务。

表层样点采样培训现场

周期短任务重 外业采样面临诸多挑战

在充分继承历史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土壤三普”开始前,国家层面统一构建了集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等于一体的电子化工作底图,精准布设了样点。黑龙江省共承担246556个表层样点和3014个典型剖面样点采样任务,采样点数量居全国之首。

韩晓增介绍,黑龙江省外业调查窗口期很短,全年最有效的工作时间只有4个月左右。在春耕前以及农作物追肥后的三四周至秋收时节取样,11月就进入严冬,表层土壤像冰一样坚硬,挖掘起来非常困难。此外,黑龙江省林地点位相对也较多,特别是大兴安林地区,只能背着仪器徒步进山,增加了采样难度。

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院长孙磊介绍,有些样点布在山区、林草地、自然湿地以及河套地等,环境复杂,交通非常不便。采样过程中还经常会遇到极端天气,导致采样计划延迟或中断。“我们采样队基本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克服一切困难保障工作进度与质量。”

“我们负责的五大连池地区幅员辽阔,涉及到种植的乡镇、中省直单位达40余个,协调沟通尤为重要。作为试点县市,去年水大农时晚,‘十一’之后才开始秋收,接着要迅速整地,翻地后又无法采样,到下雪上冻前的时间就28天。第一场大雪就站住了,彻底无法采样。春天4月底才开化,‘五一’期间又种地了。”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采样人”表示,在林地采样过程中,听见野猪叫、看见狗熊脚印、手机没信号是常态。

剖面样点采样培训现场

强质控抓细节 专家联手实现高质高效

质量控制是土壤普查的生命线。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尹文杰介绍,为确保样点代表性、过程规范性、信息准确性,黑龙江省建立了普查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普查数据质量追溯机制,将质量控制贯彻到“土壤三普”全链条全过程。依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组织省级专家指导组成立6个分区包片专家组,推荐产生6个组长,衔接国家规范,结合省情实际,制定外业质控实施方案,在124个县(市、区)采样初期开展全面现场质控工作,按照不低于5‰的质控比例要求,提供外业调查采样现场指导和质控,累计约450余人次专家深入一线参与现场质控工作,6个分区工作组共质控外业表层样点1339个,超额完成黑龙江省“土壤三普”质控任务,为黑龙江省外业采样任务顺利完成提供技术保障。

省土壤普查办外业技术组组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隋跃宇研究员介绍,黑龙江省剖面调查是为数不多全部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承担采样任务的省份之一,参与人员的专业度保证了质量关。此外,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对剖面调查任务统一委托,严格遴选外业调查单位,这也为黑龙江省高质量完成“土壤三普”剖面外业调查采样提供了重要支撑。

省土壤普查办外业组组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计划与财务处处长刘俊杰介绍,黑龙江省两批次共遴选了62家外业调查采样机构,全面铺开期间外业组牵头组织了7次现场实操和相关培训,参与培训人数累计达4000余人,规范了外业调查与采样过程中的细节操作。

作为专家组组长,韩晓增数次亲临质控现场,手把手指导外业采样队开展外业工作,他常说:“无论是采样队还是专家组,都应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土壤三普’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快推进工作任务,保质保量提交相关工作成果,牢牢把握好黑土粮仓土壤底数,为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奠定坚实基础。”

强信念重科技 攻坚克难保障有点必达

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具有丰富的调查采样经验,首批获得“黑龙江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机构”资格后,迅速做好“地质调查”到“土壤调查采样”无缝对接。

“采样现场特别艰苦,我们就发扬地矿行业‘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坚定信念,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基础一支部书记刘志男有很多难忘的经历。一次经地图导航到达现场后,发现很多点位都在地块中间。农场的地一望无际,又都是一体化机械收割,没有小路便道,只能穿行庄稼地,最远走6公里才抵达点位。9月的天依旧很热,高大的玉米地密不透风,穿梭其中脸被玉米叶子刮得火辣辣地疼,没到点位已经满身是汗。采样途中,靴子被陷进淤泥中、鞋子灌包、车子被扔半道儿上更是常事。

“土壤三普”工作不仅是对黑土地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土壤普查技术的一次革新。隋跃宇说,区别于过去靠填写表格记录信息,现在更多的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土壤三普”过程中首次采用统一的国家级土壤普查工作平台系统,每个采样点位都有国家颁发唯一编码的“身份证”,并科学划定采样范围。经过国家和省考核认定的采样领队技术人员利用5G技术、传感器技术、无人机等手段在现场找到采样点,并获得相关现场数据,在App后台填表,并经层层审核后提交,再汇总到云端进行相关统计和计算,而不是依靠逐级上报,实现了采集工作“线上线下”双同步。在记录土壤信息方面,外业调查采样工作流程也更加规范。“土壤三普”采用“电子围栏”方式监督现场工作,以经纬度为标准,在当地划定了每个土壤采样点位的电子围栏,所有现场观测数据、图片、视频等只能在电子围栏内现场采集和上传,确保土壤样本真实有效、科学准确。

(图片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记者:周静;编辑:李航;审核:王枫;统筹:张瑜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黑ICP备05001953号-1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 邮编:150081
电话:+86 451 86601328 传真:+86 451 86603736 Email:igahrb@iga.ac.cn